静线数据库 为了无法保存的记忆
歌曲封面 未知作品
  • 歌曲封面Serendipitysatella
  • 歌曲封面Glow削除
  • 歌曲封面Ad astra塞壬唱片-MSR

版权声明与隐私政策

网站已运行 49 天 18 小时 48 分

Powered by Typecho & Sunny

2 online · 24 ms

Page

📄关于本站

关于 HelixCopex, 关于静线数据库
Content

这里是?

这里是静线数据库 ,一个普通学生的个人博客。

这里是我所发表的所有信息的集合,包括笔记和教程、不知什么时候写的随笔、和我的影集。

教程主要是从拿到第一台电脑开始,所有折腾过的怪东西:NAS、私人的网盘和流媒体中心到安卓刷机、摄影体会等等,算是杂学百科……至于剩下的几个分类,标题便能说明了吧(应该)。

知识的贫瘠拦住了我。很抱歉,我的文章也许并不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或者让你感到稍微有些新鲜。这些笔记和教程大多是浅薄的,而这些随笔难免会让人感到有些无厘头或者尴尬到读不下去。至于影集,也许让人感觉是一只猴子刚刚学会按快门。

但无论如何,我决定把这个博客建起来,将这些草稿纸一样的东西全装裱起来,然后挂到橱窗里。和人交流总是有收获的,无论是批评还是欣赏,就像小时候总是把几根蜡笔乱涂的色块给大人看,然后绘声绘色地向他们吹牛,说这几块东西描绘了一场多么史诗的战斗。

总之,这里就是我的电子涂鸦板。

为什么要做个人博客?

我看到了什么?

这篇文章发布的时间是2023年,也即静线数据库正式对外发布的时间,但建个人博客的想法从很早以前就有了,那是2020年,我第一次浏览到一篇统计。疫情爆发的浪潮下,这条新闻出乎意料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2020年,在全球互联网内容量排行中,英语以50.7%的内容量名列第一,而中文则仅占1.5%左右,位于第七名的位置…

而现在,2023年,这个排名跌到了12。

排名语言截至2023年5月15日的占比截至2023年9月16日的占比
1英语55.0%53.3%
2西班牙语5.0%5.3%
3俄语4.9%4.7%
4德语4.3%4.5%
5法语4.4%4.3%
6日语3.7%4.0%
7葡萄牙语2.4%2.9%
8土耳其语2.3%2.2%
9意大利语1.9%2.2%
10波斯语1.8%1.6%
11荷兰语1.5%1.7%
12波兰语1.4%1.5%
13汉语1.4%1.4%

来源:W3Techs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文互联网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网民数量与最大的互联网规模。

肯定有人嗤之以鼻:“现在骨干网压力那么大,逼得运营商天天推广NAT,这么大的数据量,怎么可能只有这么点内容量?”

对这组数据的质疑当然是合理的,它乍看与现实的网络发展情况过于矛盾了。但在开始讨论之前,我们得先弄明白一件事:所谓的“内容量”到底是怎么统计来的?

我了解了什么?

应该先从我所认知的“互联网是什么”开始说起。

故事要从1991年8月讲起,这是万维网诞生并向公众开放的时间。如果你在2013年以前向网民谈起“互联网”,他们大多都会认为你说的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也即你现在浏览这篇文章时所使用的技术。它并不是互联网本身,它只是互联网用于实现“超链接跳转与浏览”的一个应用。同样的,电子邮件、FTP和SSH等等,也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应用。

在“通过浏览器浏览网页”的基础万维网模式确立后,万维网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因此,自一开始,“万维网”与“互联网”就几乎变成了同义词。中国的万维网起步始于1994年5月15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Web服务器,后面更名为“中国之窗”,用以介绍中国的经济、文化、商贸等方面的信息。

1995年,中国第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瀛海威”在中关村南边开张,互联网第一次能够被群众所触及。此后四年,互联网逐步普及开来,而最早的三家互联网门户网站,搜狐、新浪和网易出现。

此后,随着搜索引擎等等概念的出现,我们的上网体验逐步向今天靠拢:打开浏览器、看到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然后查询。直到2013年,我们在互联网中查询信息的方式从未变过。

我家中配置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的时间,在我老家,一个小县城,算是很早的。我依稀还记得,幼儿园时期,每天除了在外面和小朋友画粉笔画、玩泥巴,最大的乐趣就是打Flash小游戏。当时究竟玩了些什么已差不多都忘干净了,但打开电脑后显眼的绿草蓝天,还是能让我在回忆时辨识出来,那台电脑的确是装着XP系统。

幼儿园和小学时期,脑子里很多奇奇怪怪知识都是网上冲浪冲来的。家里带宽不高,查一个关键词都得响应半分多钟,但对当时的我来说,在不同的博文和站点之间随心所欲地浏览、阅读,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毕竟,一本几百块的百科全书,感兴趣的知识往往寥寥无几,但是一个关键词能在搜索引擎中查到的网页,看一周估计都没法看完。那是上百篇优质的博文和 BBS 帖子,对于某些问题,一篇帖子里,你甚至可以看到知识水平各不相同的网友竞相讨论,从科普到严谨论证应有尽有,每浏览一楼就学到一点新东西。

这样的习惯从我接触互联网开始就从未变过。但现在,我几乎没法再保持这样的习惯。

什么改变了?

从2013年开始,更确切地说,从 iPhone 和安卓的发布开始,互联网发生了一场完全的形态革命——移动互联网出现了。互联网的接入方式,从固定而笨重的电脑移到了轻便的手机当中。

一开始,这场革命带来的是社会生活形态的重大改变。手机作为互联网的接入点,将一切高效的服务提供给使用者。但依托硬件的服务,靠初期简陋的手机浏览器完全无法做到。

于是,应用程序此时开始取代浏览器,成为主流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接入方式,这是一种非常自然且高效的解决方案。

雪崩在此时发生。

应用程序接入不仅在技术上是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在经济利益上同样也是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一个论坛网站,要想获得足够的曝光量,在以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不断提升自己的 SEO(搜索引擎优化),或者同大搜索引擎合作,通过缴纳费用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搜索引擎排名。但即使对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用户依然是不固定的:假如一个用户在针对某个问题进行研究时,搜到了论坛内的某个网页并浏览了它,但这个用户并不会因此成为网站的注册用户,我们并不能从他身上获取到任何利益。

于是,在初期就拥有巨量用户和庞大资源量的网站开始逐步将自己的内容封闭在应用内。这样,一旦一个互联网用户需要这个网站内的内容,他们只有一个选择:下载使用这个应用,并成为网站的注册用户。

而且,不仅是独立的论坛和资源站可能这么干。当搜索引擎公司本身也加入到这场博弈中时,互联网的内容生态将遭到毁灭性打击:他们可以借助垄断地位,毫无顾虑地提升旗下所属网站的排名,或者将其他竞争对手的网页拉低排名(即使这个竞争对手的网页也只是吸引用户下载应用的一丘之貉)。

接下来,微信将“应用程序”这种接入方式更进一步进行了优化。自然有用户不想在手机里下一堆冗杂膨大的应用,微信很机警地看到了这个问题,依仗自己近乎垄断的社交媒体地位,推出了“小程序”功能。

这同样是一种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以网络分发的方式,将原本需要固化安装的应用程序“缓存”到微信里,随用随丢,非常方便。

但问题是,费尽周折得到的“小程序”方案,与最开始的万维网到底有什么区别?

从一开始,整个应用化的进程就是互联网企业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这种圈地运动依仗于各个平台对内容的高度垄断—“独家资源,你爱看不看”。原本通过超链接互相关联的万维网,被应用程序和私有api分裂,最终,由所有用户创造的互联网内容被巨型平台私有化,而小型的博客和论坛生存空间被挤压,现在,垄断形成。

而“小程序”和“公众号”式的内容发布,则是这种资源垄断的集大成者。它正以一种强势的姿态,以自己庞大的用户群体,逼迫任何的内容发布者和开发者,不得不迈入完全由其本身掌控的平台之中。

最终,我们得到了这样的中文互联网:搜索到的寥寥无几的优质文章看几个字就有“下载APP观看更多内容”的大字报糊在脸上,而微信公众号的分享链接,打开后更是直接呈现“请在微信客户端打开”的字样。

所以我选择个人博客

新十年伊始,各个厂商满口的“互联网思维”,听得人耳朵长茧。似乎各行各业都在拥抱互联网,但真正的互联网却迅速消逝在信息化浪潮中。

“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精神”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譬如最近常听见的“知识付费”,简直是互联网创生以来最荒诞的笑话。我并不想要指责任何通过网络授课辛勤谋生的讲师,但这种知识传递方式完全违背了互联网诞生时的初衷。某些平台不过是新时期的书贩子,在网络的基础上发现了自己倒卖知识成果的新的销路而已。我们可以说,自此开始,中国互联网对于知识垄断的革命失败了一半。

是的,这绝对是一种激进的观点。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搭建Web服务器的能力,平台的存在降低了大部分人获取信息和资源的难度。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关乎意识形态:至少,一切的知识与内容都不应该是中心化的。这些实行垄断的巨型企业100%以利益为导向,在他们向自己的应用引流的同时,他们把所有在自己应用中包含的开源项目视同无物,内容的CC协议或是代码的GPL协议形同虚设,如同一只只进不出的貔貅。

他们今天敢在视频播放页底下放up主毫不知情的“up主推荐广告”,明天他们就敢乱改 EULA,让你所有作品的版权化为乌有。

互联网的技术底层可以是中心化的,但互联网的信息决不能是中心化的。

所以我选择建自己的个人博客。比起将内容交予平台,我更愿意选择更加麻烦的博客。

所以我叫它“数据库”。我希望它能够成为一本优质的 Wiki,一个高效的数据库:人人能引用,人人能受益。

你好,世界。HelixCopex 与 静线数据库 ,感谢你的阅读。

Comment
发表
搜 索 消 息 足 迹
你还不曾留言过..
你还不曾留下足迹..
博主